建築,不但代表著當時文明營造技術的進步
也代表著當代藝術的精鍊程度
不但是歷史文明最寶貴的遺產,也代表著最具體的文化象徵

鹽水有三寶,蜂炮、老街、八角樓
來到台南鹽水
不能不去橋南老街走走,不能不去武廟拍拍
當然,最能代表鹽水鎮的建築『八角樓』也是不容錯過的

八角樓是鹽水保留最完整的木造建築,為鹽水鎮地標之一
建造於一百多年前,全棟以木材為主

樂 今日的水平線,好像大失靈
好像所有的照片,都歪歪斜斜的
不知是“小傻”昏了,還是 樂 傻了
看倌們就忍忍嘿


名列台灣歷史建築百景之一的八角樓
最令人稱道的建築技,造就了它不凡的地位
整棟建築,未用一根鐵釘,全用木栓連接而成
簷間的彩繪、雕工細緻的樑、柱、門、楹與窗櫺

當然,了不得的技術和細膩的工法,不僅於此
『懂的人看門道,不懂的人看熱鬧』
樂 理所當然的,被分類在後者

『八角樓』最風光的時候
莫過於日皇室伏見宮貞愛親王在台期間曾以此為營舍


時代的更迭,總是在建築上蛻變演繹
八角樓的雕工,不但細緻而且考究
這被譽為台灣不可多得的巧思建築
也見證著一段日本殖民時期的歷史

《八角樓後門的門額上有兩枚象徵日本皇室的菊花石雕》

歷經戰爭歲月的洗禮與環境的變遷
八角樓的彩繪,雖已不復往日的鮮豔
但它依舊是最能代表鹽水古鎮風華時代的建築

八角樓地址:台南市鹽水區中山路4巷1號


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
小小的一條街上,古色古香古韻味的建築還不少咧


相瞭解台南鹽水的歷史
月津文史館是一個值得探訪的地點


文史館牆上,掛著許多老照片
每一張照片,都記錄了鹽水的風光

裡面還有熱心的義工,會幫忙講解小鎮的人文與特色
當然,這裡也有許多旅遊紀念章章可蓋

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
文史工作室,並不是政府機關設立的單位
負責人林明堃先生,不但花費許多功夫收集照片
更是在台19線旁,建立了一條『台灣詩路』

筆直的田間小路,用磚砌成了一條小徑
在磚牆上面刻著台灣詩人所寫的詩集
每年木棉花開,樹上結滿橙紅色的大花朵
夾道兩旁的枝葉在空中相接,便形成了一條浪漫的木棉花道
台灣詩路,不但為鹽水小鎮增添了不少文化色彩
林明堃先生的用心,更是為地方觀光注入了新的活力

《基督長老教會》
建築不單是藝術
它不但是對生活的一種反應
也是人們當時生活方式與心境的寫照

在西門路上,有一天主教堂,建築的風格極為特殊
當西方信仰遇上東方建築會擦撞出什麼的火花呢?

鹽水天主堂,極具台灣味
要是沒有注意看,根本就不會注意到這是天主教會

教堂門前的兩隻銅獅,是台灣廟宇建築的特色
立在教堂門前
嗯~說怪也怪,見怪卻又不怪
很奇妙的感覺
沒錯
鹽水天主堂,給 樂 的感覺,真的很奇妙!


天主堂入境隨俗
讓西方宗教融入中國文化,也讓建築多元化

中國式的建築,畫著耶穌傳道的畫像
有趣的是,耶穌和信徒全換上了中國古代的服裝

很像寺廟的聖母亭,有聖母抱著聖嬰的塑像
這小小的亭子,卻有大大的驚奇
這聖母竟穿著鳯袍!!

上網查了一下
發現這聖母像竟是慈禧太后與媽祖聖像的合體!

聖母亭的牆上
以中國式的畫風來敍述聖經的故事
當西方信仰遇上東方建築會擦撞出什麼的火花呢?
除了心中奇妙的感覺
最最讓人感到佩服的還是天主教的寬大包容性

濃濃的中國風情,融入了西方的信仰
中西合併的完美,奇特,也藝術


可惜,聖殿沒開門
樂 無法進得門內拍攝

只能鏡頭貼緊玻璃窗
盡量的抓取可拍攝的角度
哈~這『肅靜』的屏風,讓 樂 想起了衙門~~~
你說,像不像呢

鹽水天主堂地址:台南市鹽水區西門路19號
鹽水,台南最古老的小鎮
蜂炮、意麵、一個又一個富歷史的建築
歷經了各個殖民時期,留下了豐富的人文
在鹽水小鎮,隨意的走
到處都可看到特殊建築所蘊含的文化深層

有空到鹽水小鎮來走走吧
相信您也會有意想不到豐富的收獲
南瀛采風。相關文章分享
醉過方知酒濃,愛過才知情重 ~《台南‧北門。井仔腳瓦盤鹽田》
鏡頭捕捉不到的…感動 ~《台南‧北門。台灣烏腳病文化紀念園區》
小城新故事。我在橋南老街,憶往‧尋遊 ~《台南‧鹽水。橋南老街》
小城新故事。我在橋南老街,憶往‧尋遊 ~《台南‧鹽水。橋南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