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 愛吃魚,愛到被形容是貓
不過, 樂 卻極怕魚身上的腥味;光聞,我就全身發癢!
聽說『野生香魚』的身上裏著水果香,你相信嗎?
為了印證這個說法, 樂 特別在釣季時北上坪林,一探究竟^^
提到坪林,我想多數人都跟 樂 一樣,直接聯想到的就是茶
不過,在經過實地拍攝釣香魚的實況之後
樂 將會把『坪林』與『香魚』聯想在一起
香魚號稱是淡水魚的貴族,也是環境保護的指標
喜歡棲息在清澈乾淨的冷水溪流,對水質也相當挑剔
如果河流不夠清澈,牠們絕對不會出現
近年來,北勢溪放養香魚成功
讓許多釣友不用飛到日本去就能享受釣香魚的樂趣
而每年6至9月開放垂釣期間
不只會吸引許多喜愛垂釣的朋友前來
就連日本的釣客也會漂洋過海到坪林來享受釣野生香魚的樂趣
『映象之旅營地』今日的目的地
其實在來的路上也有好幾個露營區,好奇 樂 為什麼選在這兒嗎?
呵呵~因為今天正好有愛釣魚的會友在此舉辨會內賽
有多少人參加?
老實說 樂 也不清楚!
聽說要釣『水中女王』的裝備也很貴族!
光是防寒衣、釣魚背心、溯溪鞋、捕漁網、香魚船等配備
最少就要5萬元起跳!
而釣竿也得用專用的!
一支9公尺長180公克重的入門款,至少要六位數起跳
《賽前,評委分發魚媒(活香魚)給選手》
釣香魚不用魚餌用魚媒,光聽就覺得新奇有趣吧~
香魚是一種地域性極強的魚種
以藻類為食的成魚,會佔領一塊長滿藻類的大石頭,並不准其它的香魚靠近
如果有外來的香魚入侵領域,便會用身體去撞擊入侵者,將其趕出領域範圍
釣香魚用香魚當魚媒,正是利用香魚地域性強的特性,以魚釣魚啦
《選手們用猜拳的方式,來決定每個人的釣點》
用活香魚釣香魚又稱『友釣法』
聽說,此釣法源自於日本
去日本料理店,總不忘點一份塩烤香魚
卻不知道,台灣香魚在民國五十四年前,光捕獲量就曾打破十三萬五千公斤
可見台灣香魚那時有多少啊!
可惜,卻因為非法濫捕,55年後,台灣香魚最後走向0捕獲量、絕種的命運!
幸好,近年來香魚復育有成
不只讓喜愛釣香魚的釣客在夏日可以一展身手,也可帶動地方觀光
相信,經過了這一次,在台灣復育成功的琵琶湖香魚,一定可以在台灣永久定居
身著專業釣魚裝備,站在湍急的溪流中,右手高舉起釣竿…
認真的帥氣,根本不需要表情
舉手投足,讓人定睛
精采畫面也一幕接著一幕
YA~中魚了吔!
雖然看不見他喜悅的表情
但在釣況普遍不佳的狀況下先馳得點
我想他內心的喜悅應該也很澎湃吧
今天的太陽雖然不大,可是炎熱指數還是破表!
真想脫下鞋子,泡泡腳、玩玩水…
『映象之旅』營地位在虎寮潭上游,座擁虎寮潭與粗石斛兩座吊橋
放眼望去青山綠水,美景渾然天成
清澈見底的溪水潺潺不止
不但孕育著香魚,也孕育了豐富多樣的生態特色
此行, 樂 可說是收穫滿滿
不但實地記錄了釣香魚的過程,還記錄到許多不曾見過的昆蟲
不論是在溪邊,還是在樹林小徑間,還有蜻蜓交尾時的美麗畫面
《南方游葫蘆,俗稱白緣眉紋蟋蟀》
《石斑‧啃食石頭上的藻類所留下的痕跡》
拍攝蜻蜓交尾
也讓 樂 意外的發現
溪邊的這些大石頭身上有好多都佈滿了特別而且不同的紋路!
就像是一幅幅經典的畫作
每一幅畫的筆觸都那麼的特殊!
《苦花‧啃食石頭上的藻類所留下的痕跡》
你也跟 樂 一樣好奇嗎?
樂 趕忙問了身邊也愛釣魚的 太陽
他說這些都是魚兒的傑作
《香魚‧啃食石頭上的藻類所留下的痕跡》
原來,這些圖紋都是魚兒為啃食石頭上的青苔而所留下的吻痕呀!
一顆石頭,一個故事
每顆石頭上不同的吻痕
不只記錄著一隻成魚的勢力範圍,刻畫著魚兒生命的軌跡
對釣手來說也是判斷魚蹤的重要依據
比賽時間到
釣到魚的選手們將釣到的香魚從捕魚網中放進香魚船裡養著
等待下一回合…
看到了這兒,您是否已經忍不住想問 樂
『 樂 聞到野生香魚身上特殊的果香味了嗎?』
這是一次充滿新奇的學習體驗
雖然 樂 還是沒有聞到野生香魚身上的果香味
不過 樂 卻一點也不覺得懊惱
因為,此次拍攝香魚的記錄,不只讓 樂 大開眼界,體認到大自然的奧妙
也讓 樂 學習到好多有趣的知識
---------------------------------------------
2014-坪林生態之旅相關文章分享-
坪林‧虎寮潭。生態之美。。
夏天玩水最樂;部落格有您真好‧‧《坪林釣香魚記番外篇。划皮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