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延續著卓楓國小給我的感動
我乘著微風
來到了同是布農部落的學校『古風國小』
古風國小和卓楓國小兩所小學的距離其實並不遠
可說是在同一條馬路上
『綠野天際渡假村』剛好介於兩所學校之間

部落裡的小學,大多數都很迷你
人數也是寥寥可數
在同一個社區中,在人數不多且距離不遠的景況下
仍能保有自己部落的學校,實屬難得呀!

古風社區共有
白端、古楓、崙天、秀巒、石平等五個部落
古風國小座落在崙天部落之中
也是一所環境優美,極富布農文化特色的小學
來到校門口,最先看到的不是校園的建築體
而是這矗立在校門口左側
大樹旁的布農族人大合唱的塑像
布農族的八部合音,被譽為來自穹蒼的美聲
『祈禱小米豐收歌』
則是布農歌謠中最經典、也最為人所知道的一首

聽著風吹過竹子發出悅耳的聲音
我情不自禁的也跟著風的旋律一起輕輕哼唱。。。
循著聲音而來
看見學校的大門口,用了一排竹子風鈴當裝飾
悅耳的聲音,就是從這裡發聲的
聽著風吹過的聲音,我在鏡頭中陶醉
也在這一刻發現
學校的門口,好像一個戴了布農頭飾的小姑娘
古風國小的創意,讓 樂 驚豔
也讓人強烈的感受到
學校對於布農傳統文化傳承的致力推動
走進校園,看見好多彩色的風車裝飾在每一個角落
是為強調校名中的風字嗎?
校園裡,沒有人可以讓 樂 問
答案,自然就不得而知了

彩色的風車轉啊轉
我的心情也跟著風向轉彎
轉進了學校的操場,轉進了小朋友們最喜歡的地方
跑道是 樂 喜歡的紅土
早年的紅土跑道已逐漸的被人工跑道給取代了
雖然,不會塵土飛揚
但,卻有排水不良,雨天會積水難退的現象
更有報導指出
PU跑道經曝晒後會產生毒氣。。。
樂 是覺得,天然的最好
而且,好像有很多學校好似也開始逐漸回歸紅土跑道的時代

在操場中央發現,與卓楓國小校園相似的景致
你也覺得很眼熟吧

不過
這棟石板屋的建材結構
與卓楓國小的石板屋有些不同
同樣是以厚石板砌牆,不過石板牆只砌了一半
上半部改以木條裝釘,並用矛草搭蓋屋頂
你是否疑惑
同是布農石板屋,為何有這麼多的不同呢?
其實,這是因為居住地域不同的緣故
布農族人都是以當地可選用的材料來做建材
所以,雖然同是布農族
但是石板屋蓋法也有所不同
旁邊的這棵樹,可不是楓樹哦

樂 看了說明牌嚇了一跳
為什麼呢

因為,很意外這棵樹就是尤加利樹
沒錯!就是無尾熊的最愛啦

祟尚自然的校園一隅
讓我想起小時候在樹下抓甲蟲的情形
時光飛逝,如穿梭在天際的浮雲
往事,如今也只能回味了。。。
從操場走回教室
排放在教室外面的彩色石板吸引了我
石板,對多數的原住民族來說
在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物品
不論是當建材用,亦或是藝術品的創作
甚至是烹調食物的器皿,處處都需要石板

石板彩繪
不但可以激發孩子們的創作力與想像力
更可以透過繪畫與畫材的選擇
讓孩子們瞭解石板對族人的意義
未經雕琢的石板,考驗著孩子們構圖與想像的能力
這樣的創作,好益智
有太多的教育元素在裡頭了
樂 好喜歡

小青蛙嘓嘓嘓,水龍頭嘩啦啦
提醒你,正確洗手,節約用水啦

寒假的校園
雖然少了孩子們的歡笑聲,可是朝氣卻不減
在寧靜中,反而有一種特別的沉穩
一個清新的早晨,一段豐富心靈的旅程
我在『古風』感受多元族群不同的文化美
也感動許多人致力在部落文化復興的熱誠
誠摯的希望
我們都能用包容的心情來看顧、發揚

天空好藍,天氣好晴
晴朗得讓 樂 覺得『吹過來的風,都是藍色的』
學校地址:花蓮縣卓溪鄉古風村崙天18號
花蓮卓溪之旅‧相關文章分享
遇熊五部曲。拓印好心情 ~《花蓮‧卓溪。玉山國家公園南安遊客中心》
美麗校園。相關文章分享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