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南國小,山林裡的迷你小學
校園總面績約三千兩百多平方公尺
一個年級一班,學生人數七十七人
來到了潭南國小的門口
樂 卻不得其門而入
在校門口張望、摸索了許久
才發現這個特殊防止小狗入園設計的大門
原來是要這樣開的
很妙吧
一進校園,就看到了這個在辦公室前的平台
經了解之後才知道,原來這裡是仿照布農族傳統家屋建造的迎賓台
美麗校園的背後,有一段沈痛的故事
鹿谷的「內湖國小」和信義的「潭南國小」
都是自九二一大地震災難後重建的小學
「潭南國小」是以布農族傳統家屋做為設計校舍建築的主軸
由「浩然基金會」認養,並在重建時多方聽取地方長老的意見
經過多次溝通,才成就了這個結合了布農與現代的美麗校園
走進校園裡, 樂 迷失了,這真的是學校嗎?
樂 好像來到了展覽館!
在學校裡,處處可見布農族的文物
就連每間課室的告示牌上都有著可愛的意象圖案
有別於一般學校的厠所,還有盥洗的更衣室
在這個迷你的小小小學裡,還有殘障學童專用的電梯,很貼心的設計吧
學校的圖書館,位在校舍的正中央
而在傳統布農家屋中,正中央位置是最重要的穀倉
學校將圖書館命名為「知識的小米倉」
將知識喻為米倉,其寓意深遠,可見於一般
開放式的閱讀空間,讓閱讀、分享與學習更隨心、隨意、更自在…
一到六年級的教室全在二樓
金黃耀眼的樓梯,讓人感覺快樂,活潑有朝氣
教室通風、明亮、精巧
這麼小巧的學校,竟然還有幼稚園!
學校的餐廳和電腦教室及幼兒學習的園地
全隱身在這個像秘密基地的地下窒裡
設計師充分的發揮巧思,創造了可利用了空間
難怪學校的建築設計,會獲得「遠東建築奬的首奬」
學校的瞭望台還兼具了資源回收站的功能
布農的文化資源教室,肩負著布農文化興起的重責大任
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句話來形容「潭南國小」
真是再貼切不過了
繞著校園
這才驚覺,我正走在没有操場的跑道上
樂 開始用著百米衝刺的速度奔跑
想像著跑到終點的喜悅…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的快
樂 站在校門外,看著這個在九二一之後重建的校園
心裡想著山頂上天主堂外的耶穌神像
腦海裡浮現著重建後逐漸復原的家園
感動著居民的毅力與堅強
感恩著上帝的眷顧
感念著人間處處有溫情、處處充滿了溫暖
樂 將祝福寫在心中,默禱著…
祈願
災難過去
傷痛平撫
一切否極泰來
但願
每個寫在天燈上的心願
都能實現…
美麗校園。相關文章分享
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