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羅馬公路」東起桃園羅浮,西至新竹馬武督
全長有三十七點七公里
這裡是「鐵馬族」必騎的經典路線
羅馬公路沿途的風景秀麗,尤其是櫻雨紛飛的時節,好不浪漫呀
很想停下來拍拍,可是後面的沙石車卻一直叭叭叭的催
没拍到落櫻繽紛,雖有少許的失落
但是石門水庫碧綠的潭水卻讓 樂 開了心扉
此為羅馬公路旁的觀景台
貼心的設置
讓行經此處的旅人可以在此處暫做歇息
也可以從此處遠眺石門水庫的怡人風景
從馬武督到羅浮的這條路上
皆可看見原住民族與客家族群融合的聚落
多樣的風情也讓羅馬公路沿途風景更有看頭
發現橋下有個聚落,萬頭竄動…
將鏡頭拉近一瞧,原來是在拍戲啦
拍哪一部?
樂 也莫宰羊捏
北橫因為和大漢溪相交錯,所以常見峽谷地形
也正因為如此,所以這一帶有許多不同樣式設計的橋
復興橋
連接著合流與羅浮兩個村落
建於民國五十九年
粉紫色的吊橋就座落在碧綠的山林裡
在一片綠林中透著幽幽的浪漫
橋頭用著泰雅族人黥面的圖案和泰雅族最常用的菱形圖紋來做裝飾
一旁還立有泰雅族射日的神話、碑文
羅浮橋
為了紓解復興橋的交通壓力而建造
火紅造型的羅浮橋與浪漫粉紫的復興橋並立平行在一片綠浪中
形成了有趣的對比
原住民族意識的抬頭
也開啟了政府對原住民文化淵源的重視
有許多地名和橋名也都從漢名回復到原來的名字了
就連最能代表原住民族的圖騰和相關圖畫
也都繪於各式建築或裝飾於牆面上
這是一種對歷史的細訴
是一種對過去緬懷的紀念
也是一種民族共和的尊重
美麗的風景總是令人流連
快樂的時光總是讓人難忘
美好的回憶總是教人回味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