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石梯漁港,我們繼續的往南行
目的地是距離港口約莫一公里處的月洞
我以為很快的就能到達目的地
沒想到,在看到了座落在路邊的『升火工作室』
我的腳步,卻在此打住
旅行,對 樂 而言
是體驗人生的另一種生活方式,隨遇而安,也隨興自在
在旅途中偶遇的每一個秀麗的景緻,都像是一個寶庫
蘊藏著無限的知識、寶藏和源源不絕的能量
感動,是旅行所帶來的最好禮物
在每一個特色人文的景、物中
我不斷的感受到,那源自於生活與傳承的堅持與勇氣
每一個創作,每一個構思,都是創作者對於固有傳統文化內涵的追求
對於那份不計代價付出的心,我總是深深的感動
『升火工作室』
就是一個充滿了理想、充滿了生活藝術、充滿了感動能量的一個地方
『巴克力藍』阿美族語,意指花蓮石梯坪的海域
過去阿美族的男子皆必須通過這個海域的考驗,才能稱為勇士
在『巴克力藍』不但誕生了許多的阿美勇士,還誕生了『巴克力藍藝術村』
『巴克力藍藝術村』並不是一個聚落
而是由好幾個工作室組成的
而『升火工作室』正是藝術村的發源
話說10年前
有一群熱愛藝術的藝術家,聚集在海邊的茅屋裡生活、創作
沒想到,一場颱風將茅屋摧毁,許多藝術家開始紛紛的離去
到最後,只剩下舒米(漢名:林鳯美)一個人…
一把大火燒光了所有的作品
唯一因為被遺忘而倖存名為『舞者』的木雕
成了『升火工作室』在絕望中的盼望
歷時了四年的努力
舒米 打造了一個藝術創作的天堂
不但提供熱愛藝術工作者一個創作的空間
也串連起其它的工作室變成一條富文化藝術脈絡旅遊網
『升火工作室』以原住民傳統文化的思維
創作各種不同樣式的紀念品小物
石頭、漂流木、魚鱗、老掉的檳榔,都是她創作的媒材
工作室,沒有奢華的裝潢,沒有高貴的擺設
所呈現出來的是一種樸拙自然的美感
就連展覽室,也都沒有華麗的包裝
也許,自然本身就是最好的底襯
少了精美的包裝,才能完整呈現藝術想要表達的概念吧
畫展的主題
【會不會?2010.秋.我們在港口】
以漁網布置展覽室,想要表達的海浪的意念嗎?
沒有人可以問,我只能憑藉著想像去感受
每一幅畫都是『巴克力藍』海域特殊的地質景觀
不懂藝術的我,只能將畫作與存檔在我腦海中的石梯坪連結
放置在院子的鐵雕藝術品
怎麼看都像是一個英勇的獵人
可是,為什麼獵人會是跪著的呢?!
原來,這個作品所要表達的是
【勇士的精神.向土地致敬】
『這是一段勇士與靈魂的對話…
一個看不見跟聽不到的東西…
一種靈魂,祖先的靈魂;祂,是存在的。』
謙卑是性情,也應該是一種生活的態度
我感恩,這在旅行路上的偶遇
『升火工作室』所燃燒的希望火苗
也讓我看到文化薪傳的火勢正在延燒
《位在『升火工作室』對面的『伊娜煙燻魚』》
石梯坪之旅相關文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