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得曾經有人說過
色彩就像音樂一樣,是一種感覺
我喜歡這樣的說法

顏色有濃有淡,就像歌曲有快有慢
每一種顏色的調合與搭配
就像是一連串不同節拍的音符組合
給人不同視覺的感動

樂 喜歡鮮豔的顏色
喜歡那活潑明亮的色彩給人的陽光感

巴沙哇力部落聚會所
在 樂 要去富岡漁港搭船至綠島時經過時
和自己預約要來的地方

它不在行程之列
被吸引,純粹就只是因為它色彩鮮明的外觀

巴沙哇力部落位在台東富岡,為馬蘭阿美群
與卑南、魯凱、排灣和布農等四族,比鄰而居
主要部落有:馬蘭、都蘭、都歷、東河、小馬和麻荖漏等

《阿美傳統住屋‧倉庫》
阿美族是台灣原住民族十四族群中,人口最多的一族
主要分佈在花東一帶及屏東縣境內,屬於母系社會
與漢人接觸最早,也是最早接受水稻耕作的原住民族
因此,阿美族也歸類平地原住民

阿美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
舉凡生活中大小的事情都能用歌舞來表達

《部落聚會所的招待亭》
阿美族自稱『Pangcah(邦渣)』,是『人』或『同族』的意思
而『Amis(阿美)』的原意為北方,是卑南族人對於北方阿美族人的統稱
(這也是『阿美族』通稱的由來)
而大部分的阿美族也多以『Pangcah』自稱
只有馬蘭阿美群才使用『Amis』


《耆老集會所》
阿美族雖然是母系社會
但是也有『男子專名級的年齡分級制度』
在年齡階級制度中有嚴格的分工規矩
從二歲開始分級,共分為五級
同一階級的伙伴一同生活、工作與學習
下對上,必須絕對的服從
賞罰分明,但,都是以同一階級的同伴一同分享與承擔

母系社會的阿美族
男人在家中的地位雖然十分卑微
但是部落的領袖卻都是由男人們來擔任
男人們議事的集會所,是女人嚴禁進入的神聖處所


海洋對阿美族來說,代表著豐富的生命力
並且認為生命的起源來自於海洋
從他們對祭典(海祭)的重視及部落聚會所中房舍的裝飾
皆可看出阿美族人對海洋的敬畏和依賴

《沙巴哇力部落‧文化祭祀廣場》

立在集會所後方亭子內的巨石
不僅是祖靈的象徵,更是一段家族被分割的見證石
民國五十八年建志航基地,使得完整的部落被一分為二
部落耆老為了凝聚族人的向心力
特立巨石於集會所後方,做為精神地標
巨石象徵著祖靈與部落族人長相左右
同時也紀念效法祖先畢路籃縷堅苦的奮鬥精神

沙巴哇力部落的聚會所並不大
但是,在這小而美的空間裡
可直接接觸、感受到原住民族在藝術方面的天分

不但在用色與配色上,給人充滿活力的感覺

就連屋舍的建造裝飾與佈置
都讓人充分的感受到信手拈來的藝術天份

被和風擁抱的早晨
我在沙巴哇力部落聚會所,重整旅行的步伐
放空『心』的行囊後啟程,繼續的流浪…

沙巴哇力部落聚會所
台東市富岡里吉林路二段493巷1弄2號

台東之旅
我是一只遨遊在台11線上的風箏 ~《台東‧堺橋休憩區&烏石鼻漁港》
傘與卡片,沙泥灣的小小說 ~《台東‧成功。石雨傘+男人石+卡片教堂》
在大自然的懷抱裡,天馬行空 ~《台東‧小野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