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籬茅舍趁溪斜,白白紅紅牆外花。浪得佳名使君子,初無君子到君家』
說起『使君子』的名字,原來還有個故事
據傳北宋年間,四川潘州(今松潘)
有位名叫郭使君的醫生,因經常上山採藥,發現了這種植物
其果實如山桅,體輕、內含子仁,去殼嘗之,味甘淡、氣芳香
有位樵夫告訴他,這叫「留球子」
郭使君將留球子帶回家去,因尚未乾燥,恐其霉變,就放入鍋裡炒了一下
沒想到芳香四溢,猶如香榧,孫子聞到香味,吵著吃了四五粒
不料第二天竟便出幾條蛔蟲,中午吃飯胃口大開!
郭使君這才明白,留球子原來是一味驅蛔藥
四方鄰里知道後,紛紛上門求藥,留球子也成了中醫驅蟲的主要藥物
郭使君被鄰居譽為「小兒科醫生」,「留球子」的名稱也改為「使君子」


花開在太陽下,爬出了籬笆
如果 樂 家也有棚架,也想種一樹粉紅讓美麗攀爬


駐足花下,粉紅色的花兒迎風飄舞
似仙子也似風鈴
細細聆賞,不只愛的花語叮鈴叮鈴
優雅的舞姿也令人醉心


花開在夏天,熱情是她美麗的性情
不似其它花兒的高調與宣揚
她的美是那麼的含蓄,那麼的討人歡喜


使君子於夜間開花
初綻的花兒以一身清雅的淡色粉紅舞衣登上舞台
直到翌日天明才變裝


太陽出來後
那明豔粉紅色的裝扮,不但不減她嬌羞的丰采
反而將她柔媚的熱情彰顯得動人


花瓣五枚,橢圓形或倒卵形
花序頂生、下垂,花絲著生於萼筒上,細長多枝
花開一串,串串都似小風鈴~


多年生藤狀灌木
嫩枝及幼葉有被毛為黃色
葉與花,皆有被毛


葉對生,長卵圓形、披針形
葉全緣,背面葉脈部分及邊緣被毛


雄蕊十枚,兩輪,上輪五枚外露
雌蕊一枚,子房下位,五縱稜


淡淡的迷人清香緩緩飄送著…
多麼誘人的顏色呀

未開的蓓蕾,向陽伸展
朵朵似高射炮,朵朵神采飛揚


使君子
別名:留球子、史君子、五稜子、四君子、病柑子、醉仙子
科別:使君子科
屬別:使君子屬
花期:5至10月
果期:9至10月(台灣甚少結果)
原產地:中國大陸南部、印度、緬甸、菲律賓、馬半島、新幾內亞
栽植:播種、扦插、分株
用途:觀賞、綠籬、藥用
花花語:坦率、真誠;也像徵身體健康


《花園記事簿》



最近,大部份的時間都在整理花的資料夾
有些花草拍完之後,一放就好幾年
使君子,就是其中一個
挑選的26張花照片中,有的是在住家附近拍的
有的是出門踏青遇見時拍下來的
這一連串的遇見,橫跨了八個季節
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
不同的觀察角度,也用不同的相機記錄
不變的是對她的喜歡和相遇時的美麗心情

時間過得真快
開始使用單眼相機記錄生活與見聞即將滿一年
這一年,收獲不少
單眼相機將我的視野長加也拉寬了
也因為這樣,想分享的越來越多,也越來越無法於當令消化
感恩您們總是耐心的陪著 樂
更感恩您們總是願意停下腳步聆聽我

Sony-TX7和Canon-600D
我記錄生活的好伙伴